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2年以来,毕节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,不断推动教育各项工作增比进位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,聚焦重点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党的建设,着力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、定期调度督促、强化督查考核和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、交流研讨会等方式,扎实推动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重点任务落实。坚持党组织应建尽建,党建指导员应派必派,推动实现中小学校党组织全覆盖。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落实。
聚焦教育保障,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进一步完善强化教育保障各项措施,全面筑牢辍学学生“清零”、学生资助“应助尽助”、存在问题动态“清零”三条底线。持续强化督查检查,制定《毕节市教育保障专项督查工作方案》,组建督查组,采取乡镇自查、县(市、区)排查、市级督查的方式进行全排全查。加强易地搬迁安置点学校教研教改工作,组织教研员到26所易搬校展开调研、座谈、课堂问诊,开展易搬校教师培训4场,共?510人次参训,听课151节次,组织易搬校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2033人次,举行教研提质现场会3场。
聚焦基础建设,着力改善办学条件。2022年以来,全市新建、改扩建幼儿园272所,改扩建山村幼儿园25所;新建、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68所,高中阶段学校15所。全市学校网络带宽全部提速到100M以上,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95.46%;全市中小学新增教学设施设备256.11万套。
聚焦优质培育,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。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,积极争取省内优质教育资源、充分利用本地优质学校开展对口帮扶,全市中心完小以上687所学校与广州、深圳的中小学实现结对帮扶。持续推进“五项管理”“双减”“课后服务”等工作走深走实,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,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,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。采取“紧密型教育集团”“合作型教育集团”等方式,推动集团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提高教育质量。
聚焦人力资源开发,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积极推进实施中职“强基”工程和示范创建,2021年以来创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,全市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增加至7所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,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,全市有13所公办中高职院校与市内外40所中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式培养。探索中职和普通高中相互融通路径,开展“普职互通”试点工作,搭建人才成长就学需求“立交桥”,在七星关、织金、纳雍、威宁等县区实施“普职互通”学校结对试点。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推动中职学校特色发展,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新增了茶叶生产与加工、酿酒工艺与技术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、婴幼儿托育、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3个专业。
聚焦强师工程,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。2022年通过“特岗计划”教师招聘共补充中小学(幼儿园)教师1804人,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、人才引进、招聘公费师范生等方式补充教师922人,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力量。围绕师德水平全面提升、专业素质显著增强、规模结构明显优化、教师发展基本完善工作目标,扎实开展各类培训。制定师德师风监测和考核制度,建立师德师风“四个五”访谈排查、领导干部包片暗访督查和周研判调度、月小结提示、季通报约谈等机制并严格落实。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